開始接觸這部作品是因為電影。上映之前只約略看過故事簡介,大概了解到是一個講述有關生存遊戲的故事,心裡便第一時間想起了日本的《大逃殺》。近年--也許已經不是近年,而是近十幾年--相當流行這種生存殺戮遊戲的故事,人們早已不覺得這是什麼新梗,當然我也不例外。看過第一部的電影,對這部作品的評估依然停留在「蠻好看,有點深度,對其他事情有點探討的生存遊戲故事」,直到看了第二部的電影,開始對它有了不一樣的期待,在機綠巧合之下開始閱讀起飢餓遊戲的原著小說,才發現,這一部是一個以生存遊戲作引子包裝起來的一首追逐自由的故事。
寫感想最不可能避免劇透,以下慎雷。
故事由女主角凱妮絲.艾佛丁為第一視點展開。第一人稱的小說最大的優勢就是能讓讀者迅速投入角色,代入她的內心,以及投入她所身處的世界裡,這跟以第三視角展開的電影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由於我是從電影認識這部作品,所以對我來說就像是以另一個角度重新再看同一個故事一樣。電影版的凱妮絲是個感覺冷傲,外冷內熱的倔強女主角,全身散發著一股與眾不同的氣質--也許這是演員太漂亮帥氣。但小說卻不同,從凱妮絲的角度出發,讀者仍然感覺到她外冷內熱和倔強的性格,卻更加的平凡,而隨著故事發展,更加感覺到她就是一個很平凡的女孩,只是她的倔強和勇敢讓她變得不平凡,踫巧地點燃了反叛之火,卻又身不由己。沒有那種主角遠遠的光環,感覺卻更加的親近,就像如果我們也身處在飢餓遊戲的世界裡看著一位自己區裡的少女的自白一樣。她並不冷傲,她也不偉大,她只是想救她所愛的人。她甚至在兩名愛她的男孩裡搖擺不定,在現實世界裡遇上這樣的一個女孩,也許還會被標上卑鄙的名義,兩個都愛,兩邊都拖拉,傷害大家。
既然已說起,不如就先談一下這段三角戀。不知道是電影編幅不夠描寫,是演員無法演到那種深刻的動搖(沒有質疑Jennifer Lawrence的意思,她已經演得夠好了),還是果然第三視點比較難懂主角的想法,在這段三角戀裡,電影的表現感覺她一心一意向著蓋爾,比德在她心中佔有位置好像很少,甚至是在飢餓遊戲的期間,她也只是因為一時的感情才對比德溫柔的感覺,即使是在電影第二部裡她在沙灘邊深情地和比德親吻,不知怎的總覺得她只是一時興起。但小說裡這段情的感覺完全跟電影截然不同,但我並不是說覺得她已經一心向著比德,卻只是說她兩個都愛,並不像電影感覺只深愛蓋爾。她在和比德一起的時候會想蓋爾,和蓋爾一起的時候會想比德,這麼說起來她跟《吸血鬼騎士》的優姬一樣耶。而至於她最後的選擇,正如蓋爾所說,她只是會選「沒有他她便不能生存的人」(翻譯沒有能表達到這一點,但根據前文後理,他應該是這個意思)她自己也說,她需要的是像比德一樣如蒲公英一樣的人,而不是說她自己比較愛比德。不過那又不能說是錯,反正人就是要選可以一起共度一生的人,而且她不是不愛他,也不是不愛蓋爾,只是她最愛的是自己。
凱妮絲說實在的也不是一個很討喜的女主角,很多時候她的選擇和作事方法並不如很多作品的主角一樣,偉大且聰明,更甚可能是連她自己到後來也會覺得自己很卑鄙和為自己感到羞恥--比如說,比德瘋瘋癲癲的時候,她完全沒有想過去幫他,卻還對他惡言相向,只想著自己因為他瘋癲而很傷心,卻沒想到比德這樣的情況他自己更難受--直到黑密契提醒她這點,她才想到如果情況倒轉,比德一定不會向她生氣,從而為自己感到羞愧。也許正因為這樣,她反而更讓我覺得她是一個很普通有血有肉的女孩。行為不太討好,但還是會為自己而感到慚愧的普通女生。
故事方面,小說三部曲以飢餓遊戲為起首,第一部的前半部份主要描述十二區的貧窮生活,進而介紹施惠國的情況,還有飢餓遊戲的存在理由,幾乎到中段才進入飢餓遊戲的戲玉。以一部描寫生存遊戲的作品來說,《飢餓遊戲》的動作場面可說是比例較少,基本上我對整個生存遊戲最多的記憶是凱妮絲在睡覺(兩次皆是),可見飢餓遊戲中的生死殺戮並不是作者想要寫的主題。而此作品的主題,愈讀到三部曲的後面就愈來愈明顯,反而飢餓遊戲其實真的只是這個故事的引子,從而帶出一名少女在身不由己之下成為人們追尋自由的表徵,在最後即使一切已經落幕,還是無法脫離以前壓制所造成的夢魘。
很多評論都說對此作品的結局不太滿意,我卻覺得作者的處理手法很現實,根據故事裡各人物的性格,這樣的走向是必然的事。不是所有作品也需要一個意料之外的結局就叫做好的結局。主角及身旁的人們為了擺脫都城的暴政和壓迫而反抗,第十三區的出現似乎是各區居民的救星,但實際上第十三區的總統柯茵並不比史諾好,最後竟然還提出再要舉行一場飢餓遊戲,從而顯示出她根本不是為人民福祉著想,以後沒有自由的生活只會延續下去。早已經失去自由的凱妮絲最終下了決定,沒有手刃一直想殺死的史諾總統,反而一箭射死了這個革命領導者。飢餓遊戲讓凱妮絲幾乎失去一切,柯茵總統口中說給予都城人民的孩子懲戒,其實心裡也只是想用強權制服都城那些不服從十三區的人民,骨子裡根本和史諾總統一樣。而且,如果她要辦飢餓遊戲,前往參與的也不是當初把凱妮絲和一眾勝利者害苦了的始作俑者,並不是達成了真正的復仇,稍為理智點都知道他們不會同意--他們不會願意自己成為和史諾總統一樣的人。所以,柯茵被凱妮絲殺死是必然的結果。
第三部的中文書名翻譯《自由幻夢》也蠻精闢,第三部裡各人不惜犧牲一切追逐的自由只是一個幻夢。追求自由的結局不一定美好,人類總是在犯同樣的過錯,而且人類很善忘,從來都不會在歷史裡學懂些什麼。柯茵總統就是這個中心思想的表現者。至於凱妮絲則是代表了人民們,身不由己,明知道兩方都不值得支持,為了所愛的人卻不得己只能作出選擇。即使知道可能沒有什麼改善,但也許總比不做的好。最終,她弄得身心俱疲,所愛的人幾乎全滅,幸好還有比德的陪伴。最後一段是已經經過了二十年後的她的自述(本書應該也是她的回憶錄),她說比德還是會問她「妳愛我,真的,假的?」「真的。」真令人心酸,一場跟他們平民無關的權力鬥爭造成的傷害久久不能磨滅,還會陪伴他們一生。不過,對比起已死的角色,他們還是幸福的,最少還有人能相依伴走完以後的日子。第三部裡作者毫不吝嗇地派發便當,尤其在後半部更是一次發好幾個,也許就是想表現出戰爭的禍害。
反抗軍在第二區的時候也為了要讓第二區的人投降而殺了很多無辜的人。站在一個人的角度看實在於心不忍,凱尼絲作為讀者的眼=普通卻又剛好成為主角的女孩也對此提出反對,但平心而論反抗軍等人也沒有錯,戰爭裡對敵人一方不論是平民還是士兵的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隨時令之前做的一切化為烏有。那麼我們能說凱妮絲幼稚嗎?可是她正正是有一個正常人的人性,才會有如此的反應;那麼我們能說反抗軍一方泯滅人性嗎?也不是,那是對大局著想的一步,在戰爭中實在平常。而他們的戰爭可以避免嗎?不能。
追求些什麼總會失去些什麼,但為了擺脫現在的生活,縱然帶來的改變不一定是好的,但人們也只能向前繼續走,如果因為害怕失去而啞忍的話,一切都不會改變。也許結果並不是最好的,但總比停留在本來最糟的情況之下好吧?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